返回

人间有剑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八十八章 点一盏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孟寅闭了闭眼,心如死灰。

    之后进入家中,走过雨廊,知道老爹靠不住的孟寅拉着周迟一起前往老爷子的书房那边。

    孟章站在原地,轻轻叹气,身侧孟母咬牙轻声道:“夫君,要是爹一定要打寅儿,我就去跪在爹面前,求爹……少打几下。”

    孟章无奈道:“这事儿,你求也不行,非得老爷子把事情想通,要不然过不去,老爷子有口气,咱们这些做儿子儿媳的,不让他发出来,也是不孝啊。”

    孟母满脸担忧,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书房那边,越是靠近这边,孟寅越是心里发虚,等看到大门的时候,干脆就不往前走了,而是躲在周迟身后,大声喊道:“爷爷,孙儿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书房里沉默片刻,才传出一道苍老而威严的声音,“进来。”

    孟寅听着这两字,哪里敢往前走去,进书房,跟自家老爷子两两相对,不就是摆明了“求死”吗?

    周迟有些无奈,不过既然都答应了这家伙,也就是送佛送到西了,他开口道:“我去帮你说说。”

    孟寅抬眼,眼眸里满是担心,“能行吗?”

    周迟眯眼道:“不行就拿着剑逼你爷爷不动手。”

    孟寅虽说知晓这是周迟的玩笑话,但还是摇头道:“别吓到老爷子。”

    周迟点点头,“放心吧,我这张嘴,还是很会说的。”

    孟寅感激道:“你真是我的好哥哥。”

    周迟不接话,只是来到书房前,推门走了进去。

    孟寅站在雨廊下,不断祈祷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书房里,端坐在书桌前的孟长山,正等着孟寅走进来,可等听到脚步声之后抬眼看去,却看到了另外一个青衫少年,孟长山神情自若,看着眼前这个青衫少年,不说话。

    周迟拱手,“晚辈周迟,见过老先生。”

    身居高位,又是一代文坛领袖的孟长山看着眼前这个少年,沉默片刻才说道:“他胆子小到这般,不敢来见老夫,便想让你来说服老夫?”

    周迟说道:“孟寅倒不是怕挨一顿打,若是一顿打能让老先生消气,只怕他早就进来了。”

    孟长山本来还有些轻视眼前的周迟,但听着这话,这位大汤朝的清流领袖挑了挑眉,有些意外,“本觉着你们这些孩子哪里有这么深的心思,看起来倒是老夫小看你了。”

    “孟寅是老先生的孙子,自家孙子什么性子,想来老先生清楚的很。”

    周迟直白问道:“老先生到底是为什么这般大的怒意,只是因为孟寅没好好读书?”

    孟长山平静道:“你可以猜一猜。”

    “看起来老先生是对孟寅踏入修行一事,耿耿于怀。”

    周迟盯着眼前老人的双眼。

    孟长山沉默不语。

    “来的时候一路上听了些只言片语,知晓老先生是在朝中为官,对修士有些不满,想来便是出于此等身份了。”

    周迟看着孟长山,说道:“大汤朝名义上管辖东洲,但东洲百姓似乎对朝廷的好感,甚至不如对那些修士的多。”

    孟长山皱眉道:“老夫又何曾对那些修士有过好感?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周迟便明白了,朝廷治理天下,自然是想让百姓诚心归附,只是九座州府,无数宗门,不说都不受朝廷管辖,就是百姓也多信宗门而不信朝廷。

    这就是孟长山对修士的厌恶来源。

    周迟说道:“老先生想过为何百姓信奉宗门而不信朝廷吗?”

    孟长山平静道:“陛下玄修,四海动荡,朝廷自顾不暇,对百姓自然照顾不周,有心无力,可你们这些修士,又可曾把百姓们当成过人?”

    “看似看顾,实际上为了什么,你们自己清楚。”

    山上修士,山下百姓,其实说到底,在他看来,不过养鸡。

    鸡之所以还能活着,只是因为时不时便能让养鸡者捡些蛋,一旦无蛋可捡,那鸡也可吃。

    甚至于即便有蛋,鸡也频频被端上桌来。

    对此,周迟无法反驳,如今东洲这各大宗门,大多数都是如此。

    他修行多年,所见者,不再少数。

    “既如此,我孟氏子孙,便不可做这般事,他既然要做,那便不配再姓孟!”

    孟长山神情肃穆。

    对此,周迟只是问道:“老先生在朝中做官,为百姓做了多少事?”

    孟长山听着这话,骤然抬头看向周迟。

    周迟只是看着他。

    片刻后,孟长山眼里有些愧疚,这位早就过了古稀之年的老人轻声道:“老夫虽在朝为官,心力都在朝政百姓上,但真要说百姓做过多少事情,却也真不敢说。”

    当初读书,便是冲着兼济天下去的,只是一路做官做到如今,真要说为百姓做了些什么事情,他自问也说不上。

    所以这些年,孟长山,一直愧疚。

    “我们回来之前,在天铜郡杀了些人

第八十八章 点一盏灯(2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